公司新闻

高低温试验箱核心品质特征 (依据 GB/T 10592-2008、IEC 60068-3-5、ISO 23953-2 )

发布时间:2025-10-24

一、适用范围
适用于电子电器、汽车、航空航天、新能源、生物医药等行业在 −70 ℃~+180 ℃ 范围内开展高低温循环、贮存、老化、可靠性验证时,对试验箱性能评价与选型提供技术依据。

高低温试验箱
二、引用标准
GB/T 10592-2008《高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》
IEC 60068-3-5《环境试验 第 3-5 部分:试验设备性能确认》
ISO 23953-2《制冷系统安全要求》
JJF 1101-2019《环境试验设备温度参数校准规范》
三、术语与定义
温度偏差:工作区几何中心实测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差。
温度均匀度:工作区任意两点在稳态下的最大温差。
升降温速率:空载时工作区温度变化的时间梯度,单位 ℃/min。
热沉质量:箱体内壁、搁架、风机等参与热交换的金属总质量,与温度惯性成正比。
故障自诊断:控制器通过 A/D 采样、对比阈值,自动识别传感器断路、 SSR 击穿、压缩机过载等故障并给出代码。
四、核心品质特征
4.1 检测精确——数据可信的前提
a) 温度偏差 ≤ ±0.3 ℃,均匀度 ≤ 1.0 ℃(@−40 ℃~+100 ℃),波动度 ≤ ±0.2 ℃(稳态 30 min)。
b) 采用 S 型或 T 型热电偶,精度等级 Ⅰ 级,冷端补偿误差 ≤ ±0.1 ℃;传感器年漂移 ≤ 0.05 %,支持 CVD 系数自动修正。
c) 多段线性校准:出厂前 9 点 3 层布点,覆盖低温、常温、高温,校准证书溯源至国家温度基准装置。
d) 控制器采样周期 100 ms,PID 自整定结合模糊过冲抑制,超调量 ≤ 0.5 ℃;支持 Web 远程监控,历史数据记录间隔 1 s,满足 MES 上传。
4.2 设计科学——热力学与人体工学耦合
a) 双循环风道:制冷蒸发器与加热器独立风腔,冷风自上而下、热风自下而上,形成“逆循环”耦合,升降温速率提升 15 %,避免冷热对冲能耗。
b) 低热沉设计:工作室内壁采用 1.5 mm 316L 不锈钢+低蓄热波纹压型,单位面积质量 ≤ 12 kg/m²,升降温惯性降低 20 %。
c) 无反作用铰链门把手:偏心凸轮压紧,单点施力 30 N 即可密封,符合 EN 12433 防夹手要求;门把手表面温度 ≤ 35 ℃(@+150 ℃ 连续 4 h)。
d) 观察窗三层真空玻璃+导电膜除雾,内外温差 100 ℃ 时可见光透过率 ≥ 85 %,表面无凝露。
e) 标配 Ø50 mm 不锈钢穿线孔,硅橡胶塞耐温 −60 ℃~+200 ℃,方便被测件通电、通信号;孔盖开合扭矩 ≤ 0.8 N·m。
4.3 操作便捷——降低人为失误
a) 7 寸 TFT 彩色触控屏,中文/英文双语,界面层级 ≤ 3 级;常用试验程序一键启动,支持 USB 导出 CSV 报告。
b) 搁架无级可调,304 不锈钢圆钢承重 30 kg/层,抽拉式限位结构,单手即可完成高度锁定。
c) 移动底脚:四只万向轮+两只可调地脚,静态承重 500 kg,推动推力 ≤ 80 N;地脚调平范围 ±20 mm,适应地面不平度 ≤ 5 mm/m。
d) 二维码故障帮助:控制器报警时自动生成二维码,扫码即可查看故障原因、排查视频、备件编码,平均修复时间(MTTR)缩短 40 %。
4.4 材质优良——全寿命周期可靠
a) 外胆 1.2 mm 冷轧钢板,磷化后喷塑,盐雾试验 720 h 无锈蚀;表面粗糙度 Ra ≤ 1.6 µm,易清洁。
b) 内胆 316L 不锈钢,耐晶间腐蚀,连续 300 h@+100 ℃/5 %NaCl 环境,腐蚀速率 ≤ 0.002 mm/a。
c) 保温层 120 mm 硬质聚氨酯发泡+双层 VIP 真空绝热板,导热系数 ≤ 0.018 W/(m·K),+180 ℃ 外壁温升 ≤ 15 ℃,节能 18 %。
d) 密封条采用硅橡胶发泡+PTFE 涂层,耐臭氧、耐紫外,连续 10 000 次关门循环后压缩回复率 ≥ 85 %。
4.5 造型美观——实验室形象升级
a) 极简立体折弯+隐藏式焊缝,表面采用 AkzoNobel 抗指纹粉末,色差 ΔE ≤ 0.5,与实验室家具百搭。
b) LED 冷光条形指示灯,实时显示运行/停机/报警三色,可视距离 ≥ 15 m。
c) 前维修窗口:仅需拆卸 4 颗手拧螺钉,即可检修风机、加热器,维护时间 ≤ 15 min。
4.6 安全保护——人机双重防线
a) 五重硬件保护:独立超温温控器、熔断器、压缩机高低压、电源相序、风机过载。
b) 三重软件保护:温度变化率超限、传感器断线、通信超时。
c) 报警分级:提示级(黄色闪光)、警告级(红色闪光+蜂鸣)、危险级(立即切断加热并启动排风)。
d) 漏电保护:整机绝缘电阻 ≥ 50 MΩ,泄漏电流 ≤ 3.5 mA,符合 IEC 61010-1 对 Class Ⅰ 设备要求。
4.7 降噪减振——舒适实验环境
a) 风机采用后倾式离心叶轮+铝镁合金,动平衡等级 G2.5,噪声 ≤ 62 dB(A)@1 m(@+25 ℃空载)。
b) 压缩机双层悬浮减振垫,振动加速度 ≤ 0.5 g;箱壁贴 9 mm 阻尼片,结构共振频率错开 50 Hz 工频。
c) 消声风道:在回风口安装蜂窝式消声器,气流再生噪声降低 5 dB(A)。
4.8 可扩展与智能化——面向工业 4.0
a) 标配 RS-485、Ethernet、Wi-Fi,Modbus-RTU/TCP、OPC-UA 协议,可直接接入 Siemens、Rockwell、三菱等 PLC。
b) 支持云端 AI 预测:通过对电流、温度、压力的实时大数据训练,提前 7 天预警压缩机效率下降,准确率达 92 %。
c) 试验程序在线升级:控制器固件可通过 U 盘或云端 OTA 更新,无需拆机。
d) 可扩展液氮快速降温模块,升降温速率可达 20 ℃/min,满足半导体芯片冷热冲击筛选需求。
五、性能验证与交付清单
出厂前 12 h 连续运转试验:温度循环 3 个周期,无报警、无停机。
9 点 3 层布点报告:温度偏差、均匀度、波动度原始记录附出厂文件。
噪声、振动、绝缘、接地连续性测试报告。
备品备件:传感器 1 支、密封条 1 套、保险丝 2 只、工具包 1 套。
技术资料:操作手册、维护手册、计量证书、软件备份 U 盘。
六、结语
一台卓越的高低温试验箱,应同时兼具“测得准、升得快、用得爽、寿命长、看得美、无隐患”六大特质。随着智能传感、边缘计算与 AI 预测性维护技术的融入,未来试验箱将朝着“自校准、自诊断、自优化”的自治型方向发展,为产品研发与质量验证提供更加精准、高效、绿色的环境模拟平台。

新闻推荐
Recommendation
适用于电子电器、汽车、航空航天、新能源、生物医药等行业在 −70 ℃~+180 ℃ 范围内开展高低温循环、贮存、老化、可靠性验证时,对试验箱性能评价与选型提供技术依据。
低温试验箱常在 -40 ℃~-70 ℃ 区间连续运行,任何微小异常都会在 30 min 内放大为压缩机液击、换热器冰堵或样品失效。统计 2021-2023 年 1 800 份服务报告,约 83 % 的“停机事故”可通过本文件所述的“五步法”在 15 min 内定位,60 min 内恢复。
在 GB/T 2423.3、IEC 60068-2-78、JEDEC JESD22-A101 等标准中,湿度指 […]
建立湿度不足(PV<SV)时的系统化排查、修正及预防流程,确保湿度偏差持续 ≤±3 %RH,满足 GB/T 2423.3、GB/T 2423.4、IEC 60068-2-78 等标准对稳态与交变湿热的要求。

版权所有 © 北京雅士林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备案号:京ICP备0800469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