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新闻

高低温交变试验箱故障诊断分析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

一、目的与适用范围
为规范高低温交变试验箱(以下简称“设备”)的现场故障诊断流程,缩短平均修复时间(MTTR),降低二次停机风险,特制定本指导书。适用于实验室、产线抽检及第三方检测机构使用的−70 ℃~+180 ℃、单段或复叠式制冷、固态继电器(SSR)加热的交变试验箱。
高低温交变试验箱
二、引用标准
GB/T 5170.2-201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第2部分:温度试验设备
IEC 60068-3-5 Environmental testing – Part 3-5:Confirmation of performance for temperature chambers
GB/T 29250-2012 高低温试验箱安全要求
厂家技术手册与电路图(最新版)
三、故障分级与诊断原则
一级故障:影响安全或造成试验中断(如超压、漏电、压缩机过流)。
二级故障:影响指标但可维持运行(如升温慢、偏差大)。
三级故障:仅声光报警,试验可继续(如传感器漂移、面板通讯瞬断)。
诊断原则:先外后内、先电后冷、先机械后控制、先易后难;禁止带负载测量强电。
四、标准作业流程(SOP)
4.1 前期准备
a) 确认设备已停机并悬挂“检修”标识;
b) 佩戴绝缘手套、护目镜,准备万用表、钳形表、冷媒表、PID 便携调试器;
c) 调取历史曲线(USB 或以太网),记录故障前 30 min 的 SP、PV、输出功率、报警代码。
4.2 电源与主回路检查
步骤 1:总电源空气开关合闸状态
用万用表交流 750 V 档测 L1/L2/L3 对 N 电压,缺相或电压不平衡度>2 % 时,向上追溯配电房。
步骤 2:断路器触点磨损
断电后,用 500 V 兆欧表测相间绝缘电阻,< 2 MΩ 视为损坏,更换同型号(Icu≥6 kA)。 步骤 3:控制变压器二次侧 若无 220 V/24 V 输出,检查保险丝(F1、F2),熔芯熔断需查明后续负载短路点。 4.3 控制系统自检 触摸屏或 PLC 上电后报“内部 SRAM 异常”→断电 30 s 再上电;若重复报警,更换备份电池并重新下载程序。 故障代码对照表(节选): E-01 超温(PV > SP+15 ℃)
E-02 固态继电器短路(输出 100 % 但 PV 不升)
E-03 压缩机过流(电流 > 1.3 Ir)
E-04 超压(高压开关 ≥ 2.5 MPa)
E-05 传感器断路(PV 显示 — —)
4.4 加热回路故障树(FTA)
4.4.1 不升温
→ 检查 SSR 触发端 3-32 VDC 是否存在:
有电压但负载端 L–OUT 不通→SSR 开路,更换(型号:SSR-40DA 带散热片)。
→ 测加热管电阻:
三相 380 V 星形接法,单相冷态电阻约 160 Ω±5 %,无穷大则加热管烧断,整组更换。
→ 过温保护器(KSD301 常闭 130 ℃)是否动作:
用万用表通断档测量,若开路,先复位,再查风机停转或风道堵塞根本原因。
4.4.2 升温慢
风机电流<额定值 70 % 或声音异常→轴承缺油、叶轮扫膛,更换 DC 380 V 离心风机;
门封漏气:用 A4 纸测试,局部可轻松抽出视为失效,更换硅胶磁条;
负载热容过大:计算最大热负荷 Q = mcΔT/t,若 > 设备额定功率 80 %,需减少试件质量或延长斜坡时间。
4.5 制冷回路故障树
4.5.1 不降温
高压侧 ≥ 2.0 MPa、低压侧 ≥ 0.8 MPa 且压缩机烫手→SSR 常闭无法断开,持续加热,更换 SSR;
高压侧 < 1.0 MPa、低压侧 < 0.3 MPa→疑似冷媒泄漏,用电子检漏仪扫描焊口、法兰、压力表接头;补焊后按铭牌充注 R404A 或 R23(低温级),定量 1 % 称重误差; 复叠机组高温级排气温度过高(> 110 ℃)→检查中间换热器是否油堵,回收冷媒后氮气吹扫。
4.5.2 超压保护
风冷型:环境温度 > 35 ℃、轴流风扇反转或叶片变形,导致冷凝风量不足;用风速仪测冷凝器表面 3 m/s 视为合格;
水冷型:冷却水进水温度 > 28 ℃、流量 < 4 L/min,清洗壳管式冷凝器水垢,用 5 % 柠檬酸循环 30 min;
制冷剂过充:回收至标准量后观察,高压降至 1.8 MPa 以下且降温速率恢复即可。
4.6 温度过冲与欠调
PID 参数失控:先自整定(AT),若仍超调 2 ℃ 以上,手动修改 P=8、I=120、D=30;
传感器漂移:A 级 PT100 在 0 ℃ 冰水中电阻应为 100 Ω±0.15 Ω,超差更换;
风道短路:导流板脱落导致热风回流,重铆不锈钢挡板。
4.7 过载与电气安全
热继电器整定值 = 1.1 × 额定电流,用钳形表实测三相是否平衡;
压缩机绕组对壳绝缘 < 2 MΩ 时,拆机烘干或更换;
漏电断路器每月测试一次,动作电流 30 mA,分断时间 < 40 ms。 五、常用工具与备件清单 数字万用表、钳形电流表、冷媒高低压表、真空泵、电子秤、PID 手持调试器、PT100 模拟器; 易损件:SSR-40DA、KSD301、加热管 2 kW/3 kW、门封条 15 × 12 mm、R404A 冷媒、PT100 探头。 六、记录与闭环 故障处理完毕,填写《设备维修记录表》,包括:故障现象、根因、更换件型号、实测数据、试机 30 min 曲线截图; 由实验室主管签字确认后,扫描上传至 LIMS 系统,保存 ≥ 3 年; 每季度对故障进行帕累托分析,前三大缺陷列入次年预防性维护计划。 七、无法自行解决时的升级路径 若按本指导书排查后,设备仍出现以下情况,应立即停止作业并联系原厂售后: a) 压缩机烧毁或绕组短路; b) 板式换热器内部渗漏,导致高低压串气; c) PLC 主模块硬件故障,无法上传程序; d) 复叠系统中间温度持续异常(> −25 ℃),且调整膨胀阀无效。

高低温交变试验箱是集机械、制冷、控制于一体的复杂系统,故障表象常与根因分离。现场人员只要遵循“数据先行、分段隔离、器件级替换、闭环验证”四步法,即可在 30 min 内定位 90 % 以上的常见故障,将停机损失降至最低。愿本指导书成为您设备保障的随身手册,助力每一次交变试验精准、高效、安全地完成。

新闻推荐
Recommendation
为规范高低温交变试验箱(以下简称“设备”)的现场故障诊断流程,缩短平均修复时间(MTTR),降低二次停机风险,特制定本指导书。适用于实验室、产线抽检及第三方检测机构使用的−70 ℃~+180 ℃、单段或复叠式制冷、固态继电器(SSR)加热的交变试验箱。
低温试验箱(Low Temperature Chamber)是可靠性试验中“温度单项应力”的核心硬件,其性能边界直接决定了失效机理的复现精度与研发周期。
高低温试验箱作为环境可靠性试验的核心装备,其全生命周期可划分为“调试—验收—服役—老化—退役”五个阶段。在服役期内,用户最常反馈的三类非故障性异常为
制冷功能是高低温试验箱(Thermal Test Chamber)实现 −70 ℃~+180 ℃宽温区、线性 5 ℃/min 乃至 15 ℃/min 温度变化速率的核心能力。其可靠性直接决定试验数据的可追溯性与生产节拍。

版权所有 © 北京雅士林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备案号:京ICP备08004694号